文/金麗萍
(文章轉載來源:中國醫藥導報-2016年11月頭條報導)
董延齡堪稱是國內中醫界的耆宿,從祖父開始,三代行醫,自己開業20年。如今,80歲的他,最大的志願,就是為國內催生一所真正的國立中醫大學;為此,他不只是呼籲,還有更多的行動和奔走。董延齡一股為中醫打拚的精神,正像如鷹展翅,奔跑也不困倦,行走也不疲乏。
寫信給蔡總統 為中醫請命
董延齡對本刊記者表示:「蔡總統曾說:『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,我們能做得到。』所以,我就寄掛號信給蔡總統,建請籌設國立中醫藥學院。結果,總統府八月三十日回函表示:『已請行政院秘書長卓處逕復並副知總統』;但,近兩個月了,還沒有看到行政院有任何作為。」董延齡顯得有點失望。
對於籌設國立中醫藥學院一事,董延齡不只有想法,更有做法。他表示,現在,有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,只要改個名字,把實質的教學內函放進去,政府如果支持、想做,並不難。
傳承正統純正的中醫 不容再耽擱
論及籌設中醫大學,董延齡的興致極高。他指出,「據我所知,每年台灣赴大陸學中醫的人,至少兩、三千人;現在,跟著我實習中醫的學生就很多,有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、福建中醫藥大學,也有來自北京、南京和上海的學生。如果,台灣有好的國立中醫大學,這些學生就不必遠赴他鄉去讀了嘛!」董延齡提高聲量地說。
但董延齡強調,自己所主張設立的國立中醫藥學院,有別於一些掛著中醫招牌,卻是完全以西醫為重的學校。當然,目前大環境的價值系統偏向西醫,也因此,格外需求傳承正統純正的中醫;再者,畢業後要有好的出路;而事實上,現在各大醫院都有中醫的需求。
比較大的挑戰,在於師資。董延齡認為,要辦個國立的中醫藥學院,師資教授不好找;在台灣,好幾個學校已經成為西化的中醫。但是,大陸的師資很多,也許,正可作為兩岸文化交流上的突破機會,藉著中醫藥教授師資交流,一方面提升台灣中醫藥教育水平,另一方面也可協助解決台灣中醫藥研究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。
中醫現代化 中藥科學化
不過,糟糕的是,有許多中醫,掛著中醫招牌卻開西藥給病人,這怎麼會把病人治得好呢?董延齡主張,中西醫是有限度的結合,如檢驗、外科等方面可以結合,但中西醫畢竟是兩套不同的體系,從生理、醫理、病理、藥理各方面都不一樣,怎麼結合?
董延齡曾到長庚中醫大學演講,他從學生得知,共修4百多個學分,其中,中醫只占三分之一,其他都是西醫,他們開方,寒熱胃脾都不了解,這樣培養出的中醫有何用。
董延齡再反問,生物科技不用中藥用植物,難道用西醫的化學藥嗎?有一年,董延齡到美國演講,回來後感慨的寫了一副對聯,上聯是:「很科學,把人當機器修」,下聯則是:「夠殘忍,合法整死活人」。
董延齡在加州演講時,有個從華盛頓DC來的美國小孩不張嘴吃飯,坐了3個半小時的飛機來看病;之前,他在華府看了5家醫院,有的說是口腔肌肉痙攣,有的說孩子食道萎縮,都靠打針活命,最後,在肚子開個活塞,每天灌食物進去。董延齡看看孩子的情況,問孩子的媽產前症候群如何?得知吐到第8個月才能吃東西,所以,董延齡判斷小孩的問題在胃,不在口腔或食道,開5天科學中藥,先從活塞灌3天,然後拿熱牛奶冒氣的給他聞,果然張嘴喝奶了。中醫講脾胃開竅於口,肝開竅於目,肺開竅於鼻,腎開竅於耳。結果,兩周後可以吃了,把胃開的洞補起來,不用灌食了。
另外,有個病人是雷諾氏症,手到冬天都爛到流濃,治3個月就好了;本來,台灣的兩家醫院都要給他截肢;也有植物人5個月把他救回來的;還有,白血病的…。
董延齡回憶起40年前,當時擔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張正懋,曾經找董延齡談台灣發展中醫的問題,那時,董延齡就主張中醫現代化、中藥科學化。董延齡認為,因為,中醫不是科學化,西醫把人當機器修,這是科學,有病就開刀;結果,醫院越多、醫生越多、病人也越多,這就是科學化所造成的。
老共強了 中醫紅了
董延齡的祖文董建文、父親董子祥都是中醫,董延齡是第三代中醫,他在海峽兩岸,甚至是海外華人圈,都享有盛名,經常往來兩岸演講。對於外界對中醫的看法,他語重心長的說,今年8月14日,大陸來了3個藥學專家前往榮總開會,董延齡應邀演講,座談後餐敍;席間,大家聊到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事,董延齡立即回應,這很簡單,老共強了,老共如果不強,屠呦呦還得的到嗎?董延齡反問,若在滿清末年、北洋政府時代,哪裡得的到呢?當年八國聯軍,中國差點滅亡,還談什麼國際大獎?
【按:因發明炸藥致富的諾貝爾,於1895年立下遺囑,把遺產的3100萬瑞典克朗成立基金會,以每年孳息獎勵傑出貢獻的人。1901年諾貝爾獎正式創立,分設物理學、化學、生理學或醫學、文學、和平等5個領域獎項。而清光緒26年(西元1900)八國聯軍時還沒有諾貝爾獎。董延齡醫師一說,只是比喻】
談起中醫歷史沿革,董延齡更是可謂國寶。民國18年中醫差點滅亡,當時的衛生部長要廢除中醫,後來18個省推派代表,到南京晉見蔣委員長,董延齡對記者說,「當時,蔣委員長批的手稿,我也有影本。」
著作等身 中醫傳播尤不可偏廢
一屋子的書和文稿,董延齡也有一手好文筆;最近,他忙於寫書。董延齡表示,本來規畫的書名是:「中醫治療急重病臨床醫案」,這本書才寫一半,後來改名為:「醫論、醫案、醫話」;另外,「中醫與潛科學」這本書,今年應該會出來。
出身中文系,董延齡有深厚的國學涵養。他也擔心時下年輕人的國學底子,讓他們不易掌握中醫文化的精髓。董延齡指出,最近,聽了一場薑黃素的演講,主辦單位找了一位國外回來的年輕人,一路講英文;如果,我們談中醫藥都不用中文,根本不懂中國文化,中醫怎麼發揚?講的是免子、老鼠的實驗,這怎麼辦?
中醫有大智慧,卻被忽視,讓董延齡談著談著,就不免為中醫抱屈。董延齡提出,中醫拔罐,這是中國最土的方法,鄉下老太婆都會;現在,被外國人當成寶。中醫能治大病和重病,正像他門口掛了30年的牌子是「特殊疾病研究治療中心」;西方醫學確實很科學,把人當機器修,很多病不會治,簡單的感冒也不會治。
談起今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(BTC)居然沒有中醫藥界代表參與,實在是重大缺失。董延齡認為,至少中醫藥司司長應參與,可以為中醫藥發聲。董延齡提及,「有一年兩岸搭橋專案,我們中醫藥官員也缺席,當時,經濟部次長去了,但台灣官員缺席,我就坐他的空位子,而大陸派來的代表,講的是中醫藥發展的戰略與戰術。這麼重要的場合,我們怎麼可以錯過呢?」
中醫 可為外交打頭陣
中醫結合政治,是很好的外交策略,董延齡也親身參與過;當年,台灣和阿拉伯大公國建交,就是董延齡由打頭陣。中醫真的是兩岸文化交流可以著力的地方,董延齡不厭其煩的寫了許多專文包括針灸與急救、中醫與國民外交等等;。很多國家的大使到台灣,都讓董延齡看過病。
年紀雖長 依舊熱血
董延齡出示他曾治好嚴重燙傷住院起泡發炎的病患,經他給藥塗擦後十幾天痊癒連疤痕都看不到。八仙粉塵爆時,許多年輕人嚴重燒傷,董延齡曾向衛生單位自薦可以有效治好,並表明願意免費,卻被拒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