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人對於財經、外交、貿易、建築、繪畫,不敢不尊重專業知識。但是,說起教育,好像人人都有一套見解,而且自以為是。
就算沒有接觸過教育學、教育心理學這類的課程,也大膽地認為自己受過教育,對教育當然有深刻的體會,成了教育難為的最大障礙。
倘若加上「望文生義、不求甚解、自信滿滿」的普遍習性,教育便和政治、宗教並列,成為三大最難化解的問題。不談則已,一談便火大,立即陷入意氣之爭。
教育亂象來自我們無止的貪欲
往昔言論不自由,思想受限制的時代,上級的意旨可以向下貫徹。那時候,教育一元化,大家比較有統一的標準。各級學校,甚至於家庭、社會,只要不逾越紅線,教育問題相對單純得多,不像現代這樣複雜。大家受同樣的教育,只好靠自己的努力,求取好成績,即使有貪欲,也只有從這一管道去追逐。
現代言論自由,愈不懂的人反而愈有自信,說話的聲音也愈大,常常氣得少數真正內行的人士,不想再開口。外行人議論紛紛也就罷了,還要嘲笑內行人。非人愈多,真人相對愈隱蔽,似乎愈少,也是另一種現代亂象。添亂的人,大喊亂象可怕,至為可笑!
思想多元,求新求變的機會大幅度增加。教育方面的貪欲,因而無限量地爆發。見賢思齊,並不是什麼都要學,什麼都想領先。由於近四百年來,中華兒女自信心低落,而不認輸的那一口氣仍在,以致眼中只有西方的美好,恨不得把外國的優點全都搬回來,反而把自己弄得四不像,這種貪欲一天不能知止,教育亂象便日復一日地增強、擴大。現在已經是「父母管不了子女,老師管不了學生,政府管不了百姓。」再亂下去,恐怕只有回歸原點,靠老天爺來收拾殘局了。
首先應該負起責任的是父母
家庭教育,無論如何是教育的起點。父母是子女生下來就開始模仿學習的對象,我們不能把教育責任,全部推給學校和社會,生兒子不教,害自己全家;生女兒不教,害別人全家。這種不爭的事實,到處可見。
由於我們的孝道,從正常的父慈子孝、父父子子,被扭曲成子女必須順從、聽話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原本只是「父母都是人,基本上都可能犯錯,不過子女不可以直接加以指責,卻應該委婉勸諫」,也解釋成天下的父母都是對的,哪裡有不疼子女的父母?
特別是自己的父母往生之後,自己儼然是家庭中最高的領導者,似乎什麼事情,都是自己說了算。 殊不知西方的制度有「制衡」(checks and balances),中華文化的公正制衡力量,則是大家唯一共同信任的老天爺。
上天不說話,卻善於透過「天垂象」,直接以「子女不聽從父母的話」、「子女心目中沒有父母」、「子女把父母當做年長的朋友」,導致「有一天不喜歡這樣的父母,想換又換不了,乾脆把父母殺掉」的慘劇,居然出現在原來不該發生的中華大地。
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
「有一天不喜歡這樣的父母,想換又換不了,乾脆把父母殺掉」的慘劇,居然出現在原來不該發生的中華大地。為人父母,並沒有什麼權利、義務可言,父母的可貴,在於克盡應有的責任,譬如:
一、子女投胎到我們家,理所當然想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,反則乾脆投胎到美國人家庭,一出生便自然而然,能說一口流利的美語,不必從幼稚園開始就受折磨,還要賠上一輩子母語都說得不夠精到,哪一天真的有了卓越慧見,根本就表達不妥善。
父母疼愛子女,實在不應該串通外人,千方百計把子女教養成不中不西的半吊子,使其一生最基本的願望都難以達成。豈不是好心做壞事,對子女太殘忍了。
二、兒孫自有兒孫福,真正的意思是:兒孫這一輩子來投胎做人,想要做哪些事?早在出生之前,就已經先天訂好計畫,稱為「天命」,便是「先天安排好的生涯規劃」。出生時居於安全的顧慮才忘光了。
父母的責任,即在啟蒙、幫助兒女早日發現自己先天帶來的使命,配合後天的生涯規劃,順利地完成。不能將父母自己尚未完成的願望,強加在兒女身上。因為子女對父母而言,根本是各自獨立的個體,並非父母的延續。
三、父母不要迷信那些「不讓子女輸在起跑點上」的商業廣告,卻忍心讓子女死在跑道上。龍馬精神,告訴我們最好先把子女當作馬來教養,至少成良馬,而不致成為害群之馬。一旦飛躍龍門,在天空中飛騰,大家一定高喊「飛龍在天」,當然是家門的榮幸。
倘若一開始就望子成龍,把子女當龍看,萬一長久趴在地上,根本飛不上去,連馬都不如,豈不惹人笑話,自己也傷心!教育絕非萬能,是天才損傷不了,不是天才也包裝不起來。盡人事以聽天命,畢竟是永恆不變的最佳策略。
商業化促使父母的心態嚴重扭曲
現代全球商業化,導致父母把自己視同投資者,在子女身上計算投資報酬率,不但破壞親情,而且逼使教育難以正常化。站在買方的立場,父母經常在選學校時,討價還價,施加若干壓力,造成學校無法正常施教。
幼稚園教師大多明白國小四年級以前,最好不要雙語教學的道理,卻由於家長的無知與狂妄,大多不得不迎合家長的要求,以獲得學園的生存。個人的力量太小,於是成立家長會,對老師多方干擾。
尤其不幸的是,對大專院校這樣的大財團,家長只能忍氣吞聲;而對中小學這樣的中小企業,則視同弱勢團體,蠻橫無理,動輒加以指責。對子女的過度保護,也是師道淪落的一大主因,老師不敢管,不能盡心盡力,家長難辭其咎。
實際上,中小學教師,無不受過師範教育,至少修習過教育學程,遠比大專院校的教師,更明白教育原理和教學方法。現在師範院校教授,也愈來愈多未曾受過師範教育,實在不是好現象。
他們總認為師範院校出身的教授,修習教育課程,佔去許多時間,必然專業素養受到擠壓。殊不知缺乏教育素養,就算擁有諾貝爾獎金得主的光環,只要在教育方面多所參與,終究弊多於利。自己不一定明白,卻是天下人皆知。
然而,大多數人在教育問題,仍然尊重諾貝爾得主,大過教育學博士。這樣的心態,所有的人都應該深切反思,是不是西方學術過分主導了人類世界,以致我們的教育也大幅度地向西方傾斜,使自己族人喪失了對教育界的應有信心?
無論如何,父母對教育、教師、教材的看法,嚴重地影響了子女的心態,不尊師重道,不重視中華經典,把英文看得比中文更重要,乃至以國際化貶低本土化,對教育勢必產生很多根本性的不良偏失。
教育政策針對家而來,能提高到道的層次
我們的教育政策,長久以來一直在現象的層面上翻來覆去,徒然衍生很多看似無所謂卻傷害很大的抗爭和妥協。倘若能提升到道的層次,明訂所有家庭、學校、社會教育,都必須重視「以德為本」,一律重視品德修養,秉持「德本財末」的不變原則,使教育得以正常化,自然減少抗爭,易於建立共識。
當然,有人高喊「道德是虛的」、「難以量化,不容易客觀地公正評量」,甚至於說出「什麼時代了,居然還如此食古不化」的黑心話,這種對「德本才末」的公然挑戰,正是教育政策的最嚴苛考驗。
能不能堅持?並不是教育部獨立可以支撐的。有賴於更高層級,甚至各部會共同協力支撐才有可能。雖然困難,卻十分有價值,因為中華文化的特質,即在以道德代替宗教,以道德端正法治,以道德善用科學。一旦道德淪喪,中華文化不見了,我們的教育,當然不可能正常化。
西方人把道德交給宗教,對於中華民族來說,並不容易做到。因為我們自古以來,便以人為本,成了世上較為少有的不拜神民族。我們只祭天地、祖先、聖賢,都不是西方所說的「神」。西方人由神造,所以神可以主宰人,人必定要信神。
我們的神,都是人變成的。換句話說,都是人造出來的,大家拜,神真的很神,若是不拜,一點也不神。西方「神造人」,中華「人造神」,如今竟然說成「西方人信主不拜神,只有我們亂拜神」,實在是不知從何說起。
教育不應該產業化,反而所有的產業都應該教育化。現代全球商業化,學校也成了百貨公司,校長忙於佔有市場、擴大規模,把學生視同商品來處置,難怪學生不能尊師重道,而家長也不能不為子女著想,因而愈來愈不相信學校和老師。
文化只能交流不可以整合
所有和教育有關的人,最好明白:文化必須保持多元化,彼此交流互動,人類才有可能生生不息。倘若全球一體化,弄得人類只有一種文化,人類即將滅絕。這樣我們才知道:地球村勢不可擋。
但是,由西方主導,要求全球一體化,也就是實行美國式的單邊主義,是萬萬行不通的。老天爺這一次讓中國大陸快速地發展,便是有意使G1變成G2,使美國獨大局面,變成中、美新大國關係。
這時候,中華文化必須復興,充分發揮廣大包容的「求同存異」心量,使世界各國得以在二十一世紀和平發展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復興中華文化,不但為中華民族,而且為了拯救全世界人類,豈止有價值,簡直非做不可,並且刻不容緩。
復興中華文化,既不是復古,當然更不能西化。這些老掉牙的問題,實在不必再提。我們的痛苦經歷,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,不要再談什麼中體西用。我們要教育正常化,必須實施中華文化現代化,就必須堅持「中學為體,中學為用。」因為我們的古聖先賢,只留給我們一門學問,那就是千古不變,萬古常新的「道學」,原本就體用合一。
歷史上的搖搖擺擺,產出了許多假道學。那是「風水輪流轉」的必然過程,不必因此而喪失信心。時來運轉,二十一世紀既然對中華文化有利,自然「天佑中華」,會走上大家共同期待的好運。只要大家努力,分頭並進,必然心想事成,共創佳績。
教育的重點在教材慎始才能善終
教育的問題,重點不在師資,教學方法,而在於教材。書本、光碟、電腦、網路、各種視聽器材,都不過是載體。其中所呈現的內容,特別是思維方式,價值判斷、在生活上的實踐,才是文化的傳承。為什麼教出來的學生,不符合社會各界的需要?畢業生眼高手低,又不能適時自我調整,完全是教材出了重大的問題。
最可怕的是:西方「二分法」的思維方式,造成「是非分明」的心態,並不適合中華民族「一方面厭惡是非不明,一方面遠離是非分明」的實際需要,我們深知「人類所知十分有限,選擇能力其差無比,判斷力並不正確」,對大部分事情,都不「是非分明」。
因此大家對於「是非分明」敬而遠之,視同鬼神,並不親切。我們更看不起「是非不明」的糊塗蟲,不願意共事,惟恐受到連累。我們對任何問題,一開始便「很難講」,顯示一種「是非難明」、必須「慎斷是非」的高度謙敬心態。
我們的思維方式,源自大易。把二看成三,相對於西方的「二分法」,可以說是「三分法」。在「對」、「錯」之外,還有很大的模糊地帶,所以「很難講」。由於個人的立場不同,看法未必一致,因此見仁見智,形成我們常說的「看你怎麼講」。
是非、對錯、很可能隨「時」「空」而改變,以致「隨便你講」,反正都是方便說,為了「學則不固」,增添一份參考答案,以供選擇,必須審慎明辨,用心判斷,才能「擇善固執」。
慎始都不能保証善終,何況匆促之間,便做出抉擇,又喜歡舉手,使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立場,不但淺薄,而且易招凶禍。現代人一切求快,快速閱覽、快速決定,加上快速行動,果然死得很快。這時又不知反省,一味怨天尤人,把闖禍的責任往外推、向外求。
這種人學歷再高,名校名師的高徒,又有誰敢用?我們需要的是明師,要求的是務實的應變功夫,而今安在哉!中華文化源於易,不知易不足以為明師。我們也奉勸一句:不知易不足以參與教改,重重敬禮拜託!
教育界當然也要自反自救
既然談教育,當然教育界不能置身度外。首先,從事教育工作,主要在傳承中華文化,不能夠像農、工、商業那樣,雖知求新求變,而不擇手段。我們不僅自己要「謝天謝地,不忘祖先,敬畏聖賢」。不能忘本,只能溫故知新,繼舊開新,確保中華文化綿延不絕,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使其中斷,成為不連續(discontinuity)。
政治人物可以為選票不擇手段,貽害後代子孫也在所不惜。我們不能因為「師」與「屍」同音,告誡我們:倘若誤人子弟,形同屍首遍野,良心何在?工商界精英洞察「商機」,同樣一心營利,我們必須切記「責任」,任何「機會」都是我們善盡責任的關卡,轉瞬即逝,必須及時把握。
敬人者人恆敬之,我們珍惜家長和學生,就不能存心討好,不能夠投其所好,那是對家長和學生的不敬,很快便會覺察,反過來也不敬重我們。各級學校教授,無論如何,要為人師表,我們不但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,更應該成為君子的榜樣。立法委員可以有一百個理由胡來,我們連一個理由都沒有。
到外國留學歸來,並不是販賣知識,不管合用與否,完全轉手出售給學生。我們憑藉自己的名份、地位,把自己都不敢食用的渾貨販賣給學生,其實也是濫用特權。若干教授公開宣稱必須全盤西化,才算是現代化,認為一切以西方為標準,凡是不及的地方都是過程,必須不斷努力,才能到達全盤西方的終點,也才是現代化的完成。
他們退休後,發覺西方反而大幅度吸取東方智慧,不知道有什麼感想?一輩子沒有接觸過大易,又怎麼明白周而復始,否極泰來的道理?由學生評鑑教師,對本來憑良心的教師,當然沒有不好。某些投機取巧的教師,卻用心爭取評鑑的分數,透過爭取學生的好處,而扭曲事實、顛倒是非,等到學生明白真相時,可能已經畢業很久了。
校長選舉,更是風氣敗壞的主要因素。教育政治化,大家最好少去談它,以免徒增怨嘆!美國大學,可以採取「進來容易出去難」的策略。中華民族著實很不容易做到。學校一多,招生十分困難,誰敢當掉學生,使學校少收幾年學費?
法治和科學,救不了我國的教育。唯有重振道德,教育界人士共同以「人人憑良心,時時立公心,自己先力行」為不變言行準則,教育正常化影響到各種產業道德化,早日放棄「小確幸」的可憐相,百姓幸福的日子才會早日到來。
曾仕強
註一:本文取自《自然醫學文摘》 - 2015年第三期
註二:又《自然醫學文摘》註本文原摘自《覺行》雜誌